中华浩荡五千年,这是书本上家喻户晓的说法。然而合法股票配资,在国际考古学界,对于这一说法却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,原因便是这五千年的历史中,有着1500年的空白期。这段时期,在现代中国眼中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,但却没有留下任何可考的历史资料。在考古学家看来,这一时期是无法验证和考证的空白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段历史没有文献记载?这段历史的真相是什么?发生了什么事?
从春秋战国开始,到今天,中国有近2700年的历史文献可以作为证据。然而,在这之前,还存在着商朝和周朝的辉煌时期。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,这两个朝代合起来已经存在了800年之久。更早的时代,还有着著名的炎黄之战、炎黄与蚩尤的“逐鹿之战”,以及源远流长的三皇五帝时代。
“三皇”的人物究竟是谁,一直是历史学界的难题。《史记》与《帝王世纪》等史书中指出,这三位人物的名字已经不可考证,但普遍称他们为“天皇、地皇、人皇(泰皇)”。不过,也有不同的说法。比如,《尚书》认为三皇是“燧人氏、伏羲氏、神农氏”;而《三字经》则将“燧人氏”换为黄帝;《庄子》一书中,又提到“三皇”为“有巢氏、燧人氏、知生氏”。可以说,三皇究竟是谁,不同的学派与记载众说纷纭,无法统一。
展开剩余80%然而,可以确定的是,三皇时代代表了对世界运行的一种初步解释。尽管他们的具体经历比五帝时期的记载模糊,但三皇们开创了阴阳五行学说,研究历法,教会部落生火、辨识可食用植物,甚至学会了搭建房屋,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。
紧接着,进入的是五帝时期,五帝比三皇更具具体形象,且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更为具象。五帝的历史记载较为统一,绝大多数的描述都讲述了黄帝与炎帝(神农氏)与蚩尤争夺天下的故事,最终黄帝和炎帝部落联手打败蚩尤,彻底统一了天下,并建立了涿鹿作为首都,开始了早期的农耕文明。黄帝去世后,依次由颛顼、帝喾、帝挚、尧、舜、禹等历史人物继承,逐渐确立了中国早期的家天下。最后,禹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启,从而建立了夏朝,这也标志着从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过渡。
然而,上古时代的文献往往掺杂着神话和夸张的描述,许多史书记载现在看来更像是神话传说。要深入研究这段历史,依靠实物证据显得尤为重要。然而,问题在于,自夏朝以来,已经过去了4000多年,这漫长的时间足以埋葬一切,因此夏朝的文物至今仍未完全被发现。
其实,考古界对夏朝的存在一直存在争议。就像早期对于商朝的考古怀疑一样,直到殷墟的发现,商朝的青铜器与甲骨文才成为实证的证明,将中国历史推向了新的高峰。类似地,对于夏朝的存在,学者们虽然对《山海经》与《史记》中神话般的记载持保留态度,但也认为这可能是挖掘夏朝遗址的重要线索。
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,中国考古学家便开始着手寻找夏朝的遗迹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学者们终于在现有文物和考古发现中找到了线索。据史书记载,夏朝被商朝所灭,而商朝的遗址位于河南一带。结合当时的社会与科技水平,夏朝的遗迹很可能与商朝遗址相近。果不其然,在河南二里头遗址,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处疑似商朝早期都城的遗址,这给了他们巨大的希望,也许能揭开夏朝的谜团。
在二里头遗址中,发现了大量商朝时期的青铜器,其中一些器物的样式与文字,与之前发现的商朝文物有显著差异,这可能是夏商过渡时期的文化遗物。2002年,考古学家在该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绿松石制的龙形物件,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龙,作为中华文化的神话图腾之一,其源头一直是个谜。大多数人认为,龙是由多种动物的部位结合而来,代表了炎黄部落对周围其他文化的吸纳与融合。
这一发现标志着,在3800年前的夏朝晚期,华夏部落已经完成了文化的融合,尽管当时尚未发展出文字,但这些文物已能清晰证明夏朝的存在。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,研究者们还发现了该遗址中更为完善的城市规划与车辙痕迹。经过现代测定技术的判定,二里头遗址的历史可追溯至3800年前,甚至比已知的商朝遗址还要更早。
尽管发掘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,但遗址中至今没有发现明确的文字记载。因此,考古学家推测,夏朝时期还未发明文字,历史记录只能依靠口述或结绳记事。正因为如此,夏朝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,成为历史的空白。
除了二里头遗址,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更多古文明遗址。良渚遗址的发现,向前推移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时间,证明了这段空白时期的历史真实性,并进一步揭示了夏朝的真实面貌。良渚文化的发现,证明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高度,给空白的1500年历史期提供了更多证据。
随着对二里头遗址的深入研究,中国的考古学家们已经确立了夏、商、周三朝的纪年表,明确了三朝的建立与灭亡时间。1500年的空白期,随着良渚文化和二里头遗址的发掘,逐渐得到了实质性的验证。夏朝不仅是历史文献中的一段文字,更是历史长河中的真实存在。
如今,这1500年的空白期正在通过考古学家的努力逐渐被填补,历史的画卷也在不断地展现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考古学家们有望发现更多的夏朝遗址,进一步揭开这段从神话走向历史,从野蛮走向文明,从部落走向国家的辉煌时代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